【盘点】天津正宗老字号总店!!

作者:147小编 来源:147采集 日期:2022-05-07 13:37:08 人气:7

新朋友请点标题下面"天津族"关注我们

老朋友请点屏幕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狗不理总店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地区地方传统风味小吃。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之一。始创于公元1858年清朝咸丰年间。

总店地址:和平区 山东路77号

电话:022-27302540

故事:狗不理创始于1858年。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现天津市武清区)有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按照北方习俗,此名饱含著淳朴挚爱的亲情)。狗子十四岁来天津学艺,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狗子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气了。

三年满师后,高贵友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于是就独立出来,自己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他用猪肉的比例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调味剂等,精心调拌成包子馅料。包子皮用半发面,在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每个包子有固定的18个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后上炉用硬气蒸制而成。

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引得十里百里的人都来吃包子,生意十分兴隆,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由于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麻花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弟,他们曾开了"桂发祥"和"桂发成"两家麻花店,后来两家并一家,成了桂发祥;叫它十八街是因为当年这两家店铺都坐落在在天津大沽南路十八街,因地而得名。如今的桂发祥的招牌是由书法名家赵半知所题写。

地址:河西区大沽南路566号

电话:28309298

起士林西饼屋(浙江路总店)

起士林是天津乃至早的西餐馆。在清末,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天津以后,相传有一个随着德国侵略军来津的德国厨师,名叫起士林,以制作面包、糖果著称。起士林的西餐传播了西方的饮食文化,也是老一辈天津人津津乐道的传奇篇章,从精美的餐具到花样繁多的西式菜品、从布置考究的店堂到周到礼貌的服务,起士林为天津的餐饮界谱写了靓丽的华章。

地址:和平区 浙江路33号起士林1楼(近南京路)

电话: 022-23300330 23321603

故事:说起起士林,可谓天津一大名鼎鼎的西餐店。初的起士林是个小餐馆并制作经营面包,那是在1908年时,由德国人起士林(Kissling)开办的,当时地点在今天津解放北路青年宫对面。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店被法国人捣毁,起士林遂迁至当时的德租界,即今天津解放南路北京电影院对面,继续经营餐馆。起士林以其正宗的德式西餐和面包、点心招徕顾客,生意很旺。

1937年天津沦陷后,该店业务一蹶不振。解放后,该店由接管,业务逐年好转。1954年起士林餐饮部分合并到当时的维格多利餐厅(今天津浙江路起士林餐厅)。维格多利原名义顺合,20年代初开业,至40年代扩大经营,并改名维格多利.以经营俄式西餐大菜为主,同时兼做英、法、德、意式名菜和西点。起士林与维格多利合并后,改名为起士林餐厅。而两店的面包、西点制作部分,单独设立了起士林食品厂,专门从事西点、糖果、巧克力等生产。改革开放以后,起士林餐厅和起士林食品厂都在保待传统风味的基础上,改善经营管理,不断推出新的西点品种。"

耳朵眼炸糕

天津三绝食品之一,清真美食,用糯米作皮面,红小豆、赤白砂糖炒制成馅,以香油炸制而成。成品外型呈扁球状,淡金黄色,馅心黑红细腻,是津门特产。

地址:红桥区 大胡同商业街32号(东北角书店旁)

电话: 022-27270069

故事:耳朵眼炸糕(Erduoyan fried ricecake)的生产有百余年历史,清光绪年间,创始人炸糕刘刘万春以卖炸糕谋生,该店铺选址北门外窄小的耳朵眼胡同出口处,被食客戏称为耳朵眼炸糕。1957年该店加入公私的合营,78年经市饮食公司定名为耳朵眼炸糕店。

天津桂顺斋总店

天津桂顺斋与北京稻香村是有名的两个以制作传统点心为主的中华老字号,是一个拥有80年历史的老字号清真糕点店铺。以经营各式清真糕点而闻名,是回族人刘星泉于1924年始创。主要产品有:萨其马、蜜麻花、一品桃糕。

地址:和平区 和平路101号(福安大街口)

电话: 022-27305961

故事:天津桂顺斋的人物包括刘星泉、马庭香、李唤章、金玉祥、刘绍泉、李青山、马万里等。天津桂顺斋当初是从天津卫民间小吃店发展起来的老字号品牌。上个世纪20年代初,老板刘星泉为了生计来到天津,先是在电车上卖票,见挣钱不多,后来还是操起了老本行,1924年在天津南市买了个门脸,经营糖火烧、汤圆等回民小吃。

刘星泉1934年从北京聘请了糕点技师马庭香、吕春荣、李文青等,以前店后厂形式制作经营京式糕点。这些师傅推出了京八件、麻圆酥和细八件等清真糕点,当时京剧大师马连良、相声大师马三立等社会名流都是桂顺斋的常客。马三立题字糕点文化,源远流长。

正兴德茶庄

正兴德茶庄位于北马路1号,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原名正兴茶铺,是天津有名的百年老店。旧址在北门外竹竿巷,由天津八大家之一的穆家(文英)创办,初经销一些来自湖南、湖北的绿茶及安徽大叶茶,同时兼售鼻烟,后来研制出有自己特色的花茶,在天津一炮打响。到了穆家第三代穆时荣期间,在茶叶外包装使用绿竹作为商标,图案中有绿竹、行云、流水,素雅大方,绿竹茶在海内外市场上均享有盛誉。

地址:和平区 滨江道205号(近滨江商厦)

电话: 022-27118919

故事:正兴德茶庄创办于1738年(清乾隆三年),至今已有260余年历史,初期名为正兴号茶庄,清咸丰七年(1857年)改名为正兴德茶庄,因其创始人系回族,信奉伊斯兰教,故正兴德为清真茶庄。1898年(清光绪23年),北京正兴德茶庄在邻近回民聚集区—牛街的菜市口开业,因其具有清真标志,颇受回族群众欢迎。生意非常兴隆,且成为百多年来京城的清真老字号茶庄,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正兴德茶庄选用福建闽北、闽东地区的春茶为原料,精心加工熏窨,制成品质上乘的茉莉花茶,它注重内质不讲究外观,而以汤清色重,杀口耐泡,香味鲜浓为特色。饮后令人爽心,回味无穷。茶庄不仅突出花茶特色,而且经营品种齐全;经营品类有:花茶、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七个大类几百个品种。

崩豆张

崩豆张是天津的一家专门制作和销售各种豆类干货小吃食品的私营企业。公司由总店和一个分店、一个加工厂共三部分组成有职工六十余人,总店设在南市食品街。崩豆张传统产品始源于嘉庆年间,有二百四十多年历史。1993年被内贸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1990年曾作为第十一界北京亚运会指定产品。

地址:和平区 荣业大街南市食品街二区1楼

电话: 022-27334232

故事:崩豆张传统产品始源于嘉庆年间,有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创始人张德才在宫中御膳房供职,专职制作干果、豆类小吃。嘉庆年间,第二代传人张永泰子承父业,在宫中制作出口味、色香独特的糊皮正香崩豆、灰皮素香果仁、七美香瓜子等多种酥、甜、香、咸及加馅崩豆七十余种,由此得名崩豆张。

第三代传人张相把原属于宫中的小吃带入民间,相继在天津南市、老城里等地开设了老德发、老德成等多家店铺。

第四代张国华老先生十二岁随父学艺,掌握了全部祖传技能,在滨江道、教堂后两地建厂开店,字号为崩豆张。

第五代张有全先生及兄弟五人在天津市的推荐下,在闻名于国内外的南市食品街创建了崩豆张食品有限公司。九三年被内贸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

内容精选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于24小时内删除,谢谢!

您看此文用了秒,喜欢就点击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

@天津族天津火微信公众帐号

这里介绍好吃的,好玩的,耐看的! 打折、优惠的信息,快的热的资讯! 反正是,你想看啥,这里就有啥!!

分享,让你我一起成长……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点击右上角•••》》复制链接

关注我们: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关注

打开微信》》 通讯录》》点击右上角+》》 搜号码》》输入tianjinzu并查找 》》即可关注天津族!